当前位置:歌花俱谢>女生耽美>松月杂事> 【其三·秋光好】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【其三·秋光好】(1 / 2)

这日绵绵雨势已尽,旭阳东升,朝霞漾金,竟是难得好气象。

食过早饭,祝晚棠跑到房顶支起竹架,取出两床新被晾晒起来。

他立在高处,举目四望,只觉青瓦黛黑,高墙铅白,绿竹缥碧,廊外生长几株黄酢浆草,淡淡稀疏,无声无息延展至井边,而一方天光透过婆娑枝叶,明明晃晃垂落地面,满庭颜色登时清晰鲜亮,与前段时间烟锁雾笼的霡霂景象截然不同。

看着看着,想到东西厢房已然收拾归整,难免生了偷闲心思,于是拉过妻子,在葡萄藤架下悠悠晒了半晌。

花叶虽是凋敝了,好在仍有几许焜黄枝蔓横斜攀覆,将光影拓得斑驳,零零碎碎洒满衣衫,掬一捧在手心,俱是暖融融的舒适触感。

祝晚棠卧在躺椅上,仰面盯了那截枯桠许久,挑眉道:“要不要给架上牵点紫藤,等开了春,就有一片好风景。”

“那也是明年播种,后年再赏了,今年且先凑合看看这些黄叶吧。”苏柔微微摇头,她倒喜欢藤萝,只不过这类花萼细密的植株最怕单薄生长,总需声势浩大地聚在一处,方能显出云蒸霞蔚的壮丽来,“要牵就牵在跨院吧,你不是想把那里修成花园吗。”

祝晚棠依着她的话茬:“那倒是,还得等个一年半载。我就是看它光秃秃的,摆在院子里,不大可观。”

“等它结满葡萄,你就不会这样说了。”

苏柔莞尔,裙摆一掀,似花盏开合,施施然站起了身。

“做什么去?”祝晚棠问。

“今天日头好,我想去厨房熬点浆糊,这样打完袼褙就能开始纳鞋了。对了,下次镇上逢集,记得多买两匹厚布。”

尽管早间光景安适,她却难以受用——制好了风帽,还打算给丈夫备上一副暖耳、两双棉靴和几件御寒的袍子袄衣,虽说不算繁重,可是碍于针脚太慢,眼瞧着冬节将至,时间方面颇为吃紧。

早知如此,当初应该着意和赵嬷嬷学一学的。

赵嬷嬷是她的乳母,最是精通女工,据说少年时在乞巧节上,能够闭目盲穿七孔针,挤压群芳,人人叹服,皆赞其得天孙娘娘庇佑所致。

彼时嬷嬷在闺中教习女工,而苏柔只顾看着那扇紧锁的四方小门,浑然不闻半句指导,一心筹谋如何跑到外面玩耍。嬷嬷见状,半真半假抱怨起倘若将来许了人,小心要被夫家刁难,她便一把抱住对方不断撒娇卖痴,央说要带着嬷嬷一起嫁过去。

嬷嬷对此颇感无奈,唠叨着要给小姐做上一辈子的衣服,实在为难自己的老眼老腰。然而说归说,却仍包办了苏柔的所有穿戴行头,无论鞋袜、襦裙亦或小衣抹胸,向来亲力亲为,绝不假手于人。

可惜那场大火亘地弥天,所有旧物尽都付之一炬了。

苏柔微微一叹,不为那些衣裳,只是思念故人。

手腕忽然被人拉住,祝晚棠牵着她的手,将她从昔年尘埃中带出。

“我也去。”他说。

二人一道扎进厨房,开始烧柴生火。

浆糊虽不及鱼胶骨胶粘性重,却胜在方便易得,高门大户、文人墨客往往会有许多讲究,因其常用于装裱书画,便喜好添加香药、黄蜡及明矾等防腐之物,不过寻常人家里,一把精面就足够了。

锅中冒出白汽,苏柔将调配好的面糊隔水放好,拿过长筷缓慢搅动,一圈一圈绕过,凝成乳白色的黏稠胶质,咕嘟泛起小泡。

祝晚棠则另起炉灶,他今天买了枣干桂圆,打算熬煮一锅甜汤——妻子信期将至,小腹已然有了酸涩迹象,提前喝点糖水,也算补气益血了。

他把食材码净,配着小块红糖,一齐放入滚水里慢慢熬煮。想着将入冬了,又切了两片黄姜,算是祛寒。干瘪桂肉吸了水,渐渐充盈起来,褪去一身暗沉赭褐,显出晶亮的琥珀色,在砂锅里翻来覆去,没个停歇。

“想吃蛋花还是荷包蛋?”祝晚棠问。

“荷包蛋。”

他便抽走几根木柴,改作文火,小心卧了一枚鸡蛋进去,撇走涌动浮沫后,眼见蛋白开始固定成形,他转身取来一罐醪糟,?了两勺进去。

苏柔素来喜食甜酒,见状连忙拿过汤匙,预备再添些许,然而对方轻轻合上盖子,温声道:“少吃点,你不经醉的。”她冲他皱皱鼻子,不情不愿地归还了汤匙,直至听见祝晚棠安慰说,明天可以做桂花酒酿丸子,方才有所展颜。

等到浆糊熬煮好了,这汤也算成了,他给苏柔盛了一碗,自己则去耳房杂物堆里搬出一扇五尺来高的木板,拖到前院里放好,又抱来那套回纹箱子清点夏衣。

苏柔立在檐下,一面看他忙碌,一面慢慢饮尽热汤,红糖甘甜,果枣煨得软烂滋润,浸着黄姜的丝缕辛辣,在舌尖上逐一化开。一碗下肚,暖意沉淀至胃部,而后腾升散发,灌入四肢百骸,倒出了身薄薄轻汗。她搁下空碗,走到丈夫身边,开始从旁协助拣选。

箱里存放的都是积年的旧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