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歌花俱谢>其他类型>旧日音乐家> 第一乐章 唤醒之诗(39):吕克特之歌(二合一)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乐章 唤醒之诗(39):吕克特之歌(二合一)(2 / 3)

比环节,你看——”

范宁顺着她手指划过的地方看去,右下方是正常落款,而隔岸相对的左下方,范宁看到了几条彩带一样的花色图样。

颜色有白色、橙色、桃红和鲜红四种,其中的白色条带上已写有两道人名,橙色条带上也写有一道。

“三位正牌游吟诗人的联名推荐,甚至包含了著名旅费指挥家布鲁诺·瓦尔特先生!弄到他的推荐让我爸爸费了不少力气......当然,如果舍勒先生能在桃红区域添上一道‘伟大’级别的名字,事情将会变得更加完美至极!”

“这东西难道可以随便挑位置的吗?”范宁忍不住失声笑道,“我相信祀奉‘芳卉诗人’的教会认识这些音乐家,但显然不包括几天前还在海上漂洋的我,如果我把名字签在鲜红区域,难道我就是舍勒大师?”

由于“格”是世人认知的总和,像范宁这种完全隐藏了身份的情况,“卡洛恩”和“舍勒”两人可以说是完全分离的,“芳卉诗人”的徽记响应是个参照,本质上只是这位见证之主自己领域与规则的响应,理论上说,舍勒的“格”现在最多是“新郎”,虽然商队的人认为“他”很伟大,但……这点人真的太少了。

“先得到再说别的!”安笑得自信又灿烂,“它体现的是一种人脉背书,一种个人魅力,以及我背后所站的交流平台层级,我相信到了缇雅城后,舍勒先生的名气马上就会自发传播开来,而在此之前,只需在评委那儿先声夺人就行了......我认为这年头天才也有被埋没的可能,应该尽量避开那些无谓又无聊的先期竞争,把自己的最好状态直接用在最关键处。”

这位夜莺小姐还真是经营关系和发挥实力两不误啊,这算什么?理性的自信?和卡普仑理性的自卑恰恰相反?

范宁嘴角依旧噙着笑容:

“我明白了,可是,为什么我会签呢?”

这时安稍稍退后拉开距离,对自己行了一礼:

“舍勒先生,我们有一定的交集,享用过晚宴,合作过音乐,研讨过‘宫廷之恋’和‘夏夜真心话’,你也对我的演唱做过了实质上的指点,如果舍勒先生赏识于我的嗓音和艺术天赋,或钟爱我的美貌与青春活力,你会有充足意愿在名歌手大赛中为我推荐背书的。”

她双腿并拢站得笔直,再次将邀请函双手呈递了过去:“而且,就舍勒先生昨夜描述的女孩特征来看,比起外貌或身世地位,音乐才华才是赢得你青睐的不二法门……”

范宁打量她片刻后,饶有兴致地轻轻点头,然后将邀请函接了过来。

刷刷两笔,“舍勒”一词跃然于桃红条带,除开现今仍供职于宫廷的音乐世家,有名无姓的签名方式是另一部分游吟诗人的常见之举。

夜莺小姐接回后,再度浅鞠一躬:

“莪打算唱你写的诗歌,它们男高音和女高音皆适合,能否在《冬之旅》里为我选曲?我听你的。”

嗯,我怎么感觉好像把握到了“人设”思路?这好像就是一种“不在乎名利却搞出了名利”的手段……范宁其实一直在心里不动声色地考量。

自己什么都不做,尤其是不弹钢琴不当指挥,但“不经意间地一点帮助”就提携出几位原本默默无闻的“持刃者”,甚至如果之后能提携出“锻狮”,这些算不算“深藏功与名”?

嗯,名歌手大赛的选曲……

想到这里后他开口问道:

“评委他们主要会是什么样的人?”

“由王室、教会、资深游吟诗人和名歌手担任,一些观礼外宾或赞助人的观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被采纳,我不认识他们,不过,有个消息的传播度倒是比较广——”

安的双眼在放光:“今年他们邀请到的主评委,是受到南国民众广泛尊崇、名誉响彻世界的‘新月诗人’吕克特!”

“噢,我听过他。”范宁连续点头表示知悉。

吕克特是南大陆当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,一位艺术造诣与北国的巴萨尼经常相提并论的“新月诗人”,他们的“格”自然都在“桂冠游吟诗人”之上,是绝对的大师级别。

这样级别的人,地位可以参考当时范宁在巴萨尼吊唁活动上的见闻:别说是鲜花丛中德高望重的逝者,就连尼曼大师、席林斯大师这样的生者,包括特巡厅何蒙在内的一众邃晓者都极为客气,可以想象在南大陆,芳卉圣殿对吕克特大师会持何种尊崇态度了。

安说完这个事情后回归原题:“在《冬之旅》中,我个人最钟爱第6首《泪河》、第11首《春梦》和第首《勇气》,舍勒先生对我有什么期待和推荐呢?一般来说,参加最后两轮环节以准备4-首艺术歌曲或歌剧选段为宜......”

“你的信心在哪一层?”范宁打断她的话。

“哪一层?”安下意识出声,随后反应过来,“噢,我认为今年我一定能获得提名奖。”

“我从渡过变声期之后开始参加名歌手大赛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