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歌花俱谢>历史军事>高嫁> 第86章 第 86 章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86章 第 86 章(2 / 4)

来路,袁老头子一个女儿嫁去霍家本家做三夫人,这个姓袁的仗着是霍家姻亲,平日派头不亚于咱们泉州知府。”

“原来是霍家的走狗。”宁晏从如月手中接过乌纱帽,往头上一戴,“走,咱们去会一会他。”

宁晏裹上燕翎一件黑色大氅,冒着细雨翻身上马,与穆少霖一道驰往钟楼。

绵绵细雨如厚实的风,一片一片刮在她面颊,她却不觉得冷,想起心中的念头,身上如有热浪在窜,成败在此一举,她相信外祖父慧眼如炬。

从市舶司出来,沿着晋水一路往北驰,到了一码头折往东边,终于抵达泉州城最热闹的街市,天地被这片水雾浸染,商肆旌旗延展,街上行人如潮水往钟楼方向涌去,开禁消息一经传开,泉州城比原先热闹许多,哪怕是这样的雨天,车马不绝。

侍卫在前方开路,穆少霖与宁晏一前一后纵入街市中,如月在后面骑着一匹矮马摇摇晃晃跟着,眼中布满了泪,云卓在一旁安抚她,“别急,快到了,很快就能追上少夫人。”

到了钟楼附近,瞥见一辆司礼监标识的宽大马车停在钟楼对面的酒楼外,几名内侍侯在门口,隐隐约约有嘈杂的人声传来。

宁晏急忙下马,拉开人群奔入酒楼,堂内人满为患,诸多百姓聚在琉璃窗口,翘首望着里面,市舶司的官员兴许听到动静,均赶来了此处,曹大人与葛大人正一左一右站在一人身侧。

瞥见宁晏进来,曹大人露出苦笑,连忙朝她招手,让她过去,葛大人也看到了宁晏,神色不变,往前努了努嘴,示意那人继续说。

宁晏没在意那跪着的人说什么,视线往堂中挪去,一张雍容清贵的脸映入眼帘,只见他眉目俊秀,白须飘飘,身着大红飞鱼服,儒雅坐在紫檀圈椅里,若非手里那把拂尘和那身象征荣宠的飞鱼服,乍一眼看去,只当是个清隽的读书人。

别看郑源胡须发白,他年纪并不老,今年也才三十岁,是司礼监掌印吴奎的义子。

早在郑源进入司礼监时,他的第一份差事便是提督泉州市舶司,三年后施行海禁,吴奎将他调回京城任御马监提督,郑源在泉州的三年正是泉州商贸最为繁盛的时候,也是穆家最为昌宏之际,外祖父不止一次与她提过,这位郑公公眼界高阔,非池中之物。

宁晏数年前在泉州见过郑源,只是那时她年纪小,郑源哪里记得她是谁,后来嫁给燕翎,入宫数次,与这位郑公公打过交道,也混了个面熟。

宁晏堂而皇之来到郑源跟前,截断了那位袁家公子的话,与他行礼,

“下官宁晏见过郑公公。”

郑源听得聚精会神,冷不丁被宁晏打断,细眉微蹙不耐烦投来,乍一眼撞上宁晏那双眼,再瞅一瞅她身侧的云卓,打了个激灵,连忙站了起身,“你是....”

上下打量宁晏的穿着,立即明悟过来,他笑容可掬朝宁晏回了一礼,“原来是小宁大人。”

诸位泉州官员见状,都不由暗暗惊了心,原以为宁晏只是燕翎的幕僚,如今瞧着,连郑源对她都十分礼遇,这小宁大人到底是什么来头。

宁晏却不敢寒暄,当众与郑源解释道,“郑公公,推迟开禁之日是我的意思,我一直在等着您来,是有一要务想与您商量。”

“哦?”郑源微微诧异,早在京城他便知道宁晏协助燕翎开禁,他来之前甚至还得了太后口谕,要好好关照宁晏。

见众人围堵在此处,也猜了个大概,“商量何事?”

宁晏环顾一周,面露踟蹰,郑源看出她的顾虑,含笑道,“但说无妨。”

宁晏也不迟疑,左右不过是一个提议,成与不成还得燕翎与郑源拿主意,

“公公曾在泉州当值三年,我外祖父数次与我说,没有您,就没有当时的市舶司,当年泉州商贸昌盛,为朝廷贡献不少税额,您居功至伟。”

郑源听得这番称赞,目露笑容,“小宁大人的外祖父是何人?”

“正是穆家老爷子穆硕昌。”

郑源听到这个名字,神色微愣,片刻脸上的清冷稍稍褪去,换了一脸恍然,“原来是他老人家,当时我在泉州,与他也算是忘年交,可惜斯人已逝,那依小宁大人的意思是?”

宁晏胸膛隐隐震动,“我想提议由您带领中原的海商,乘巨舶径望南洋而去,与诸夷贸易。”

宁晏话落,厅堂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。大家交头接耳,渐渐的沸议如潮水荡开。

曹大人绣袍一抖,激动道,“原来小宁大人要等得便是咱们郑公公,你想要郑公公领头去南洋,这么一来,咱们所有海商舶主都可随行,有朝廷的水军护送,也不用担心海寇,如此还能彰显国威。”

“好,好!”

“我赞成!”

“我也赞成,郑公公,您就答应吧!”大家异口同声。

郑源捏着胡须沉吟片刻,“这不失为一好计,不过此事我还得上报朝廷,最终得陛下拿主意。”他不由多看了宁晏一眼,难以想象这个想法竟出自一女子之口,

“不知小宁大人怎会生出如此妙计?”

宁晏腼腆一笑,朝郑源施礼,“我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。”

郑源哈哈一笑,“小宁大人莫要谦虚,这个主意要不是你的,那定是世子的奇思妙想!”

“不不不,”宁晏连连摆手,“这个主意不是我的,也不是世子的,恰恰是郑公公您的主意。”

郑源大吃一惊,指着自己不可置信,“我?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?”

宁晏并不想居功,这番宏愿的确出自郑源之口,

“十年前,您提督泉州市舶司,那一年中秋月圆,我外祖父邀您在清源山顶的观海亭赏月,我外祖犹在思念故人,您却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