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歌花俱谢>玄幻魔法>崇祯重振大明> 第330章 大学生和大学堂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30章 大学生和大学堂(1 / 3)

禾斗之学,科举之学,分科之学。

和张溥商定的科学的三个定义,让朱由检颇为高兴——

还是张溥这样的年轻人脑子灵活,不像钱谦益那样,在得到“经世致用,实事求是”八个字之后,就陷在了里面。

如今,钱谦益正在忙着给四书和朱熹的四书集注增加标点符号,把朱熹的“格物致知”,向实学方面引伸。

之前提过的把明法科和明算科题目下沉、加入乡试的事情,钱谦益也装作忘了,根本没有再提——

显然,钱谦益是觉得自身已经安全,不愿做这种有争议的事情。

这个人更关心的,是和刘宗周争夺四书五经的解释权。

对明法科和明算科的事情,则是有选择的忽略。

朱由检因为钱谦益在用心办事,后面还有一件麻烦事需要让他去做。在明法科和明算科的事情上,对钱谦益不好苛责。

如今和张溥交流后,还是觉得让这个年轻人出主意更合适。

以张溥在生员中的威望,更适合推进这件事。

所以朱由检和张溥商量了科学的事情后,就借着科学的基础数学这门学科,问张溥道:

“张卿有什么办法,在学子中推广科学吗?”

“科学以数学为基,如何把明算科以及明法科的题目,加入乡试之中?”

张溥初闻此言,心中就是一惊。因为他这些年一直就在四书五经上下功夫,对其它的学问,根本没有注意。

就连去年朝廷决定举行明法科和明算科,也丝毫没有改变他的想法。

若非皇帝让他拜师徐光启学科学,他还不打算参加明算科。

如今皇帝询问这件事,让他惊讶的同时,感觉很是为难:

『我若反对此事,以陛下对科学的重视来看,可能会觉得我不能用。』

『而且拜师徐阁老的事情,也有可能黄了!』

皇帝安排他拜师徐光启,为的就是让他向徐光启学西学,融入大明科学。

他若反对明算科的题目加入乡试,那就代表着他在内心之中不认同科学,皇帝如何会扶持他?

这对张溥来说,是无法接受的事情。因为他现在需要拜师徐光启,提高自己的地位。

不同于历史上张溥成为进士后才向徐光启拜师,如今的张溥,只是一个太学生。虽然有些才名,和徐光启的身份比起来,却是相差巨大。

更别说徐光启被朱由检早早拜为大学士,相比历史上的地位,高了不知凡几。

张溥迫切需要拜师徐光启,提高他的地位。

甚至可以说,只要他拜师徐光启的事情传回去,他伯父张辅之识趣的话,就会把折辱他的奴仆送给他处置。

这对张溥来说,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

不愿意错失这个机缘的他,开始思索着,如何按皇帝的要求,把明法科和明算科题目加入乡试。

想到明法科和明算科的设置,还有举人集议时确定的各科进士比例,张溥试着道:

“学生以为若想把明法科和明算科加入乡试,最方便的莫过于扩招。”

“可以把举人的名额增加一倍,给明法科和明算科分享。”

“这样原本的考试不用变,像会试一样,增加两场考试即可。”

这个办法,朱由检没有想过。因为他只记得会试分科,没听说过乡试也能分科,所以从没有想到这里来。

但是在听到张溥的提议后,他觉得确实可以这样做。把举人看做硕士博士的话,确实需要分科。

但是,对于把举人名额增加一倍,朱由检就十分慎重了。因为大明对举人的优待非常多,而且他前段时间还开放了举人任官资格。

增加一倍的举人,引起的变动太大了,需要好好考虑。

思虑之后,朱由检道:

“增加举人名额,需要从长计议。”

“但是卿可以放出风声,以后的乡试必然会增加礼法数算题目。”

把自己的目的,仍旧是放在增加礼法数算题目上。

张溥听得急了,急忙道:

“陛下,欲收士子之心,非增加举人名额不可。”

“陛下可知,当今天下生员有多少,他们是什么状况?”

朱由检对此还真不知,他只知道大明的生员喜欢闹事,董其昌的宅第,就是被生员掀起舆论、鼓噪民众焚毁的。对他们为何闹事,却是所知不多。

如今听到张溥想解说这件事情,朱由检当即认真聆听,正色道:

“还请张卿解惑!”

张溥见皇帝如此重视,还向自己请教。心中十分激动,觉得皇帝是一位善于纳谏的明君,沉声道:

“大明科举之盛,历代从所未有。”

“进士三年一科,每科进士二三百,三十年就是二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