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歌花俱谢>历史军事>人皇陈十六> 第72章 兵家必争之地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72章 兵家必争之地(1 / 2)

“陛下,韩擒虎将军的奏折上没说吗”?

“废话,说了朕还需要问你们吗”?

杨坚叫来太监,“你把韩擒虎的奏折念于众位爱卿听”!

“遵令,陛下”。

“臣韩擒虎今有本起奏:陛下,你最近好吗?你吃了吗?要多注意休息”。

群臣一听,这个韩擒虎,南陈的兵马兵临合肥城下,你是一点都不慌啊!还有心情唠家常。

“臣承蒙陛下信任,在合肥府掌管一切事务,军政一把抓。工作不分份内份外,一向任劳任怨”。

群臣又一听,这个韩擒虎,你身合肥府总兵,合肥府下面丢了广陵城,射阳城,历阳城,你还夸自己呢?

“今日我得到消息,因为南陈兵马出现在我大隋的土地上,把我合肥府给围了,我就问他们啊!为什么围我的合肥城,他们说广陵城,射阳城,历阳城,都已经拿下,合肥府是他们陈军的下一个目标”。

这个韩擒虎,这消息是他得到的吗?这不是南陈兵马围了合肥城告诉他的吗?

感情他在此之前一无所知啊!

“臣在城墙观看陈军卒士气正旺:盔层层,明光耀眼;甲层层,龙鳞片片;刀闪闪,光华夺目;枪杆杆,令人胆寒,一眼都看不到边,估计得有几十万”。

群臣议论纷纷,”南陈哪里来的这么多兵马?难道是倾国之力”?

“遮天蔽日的旗子,我瞪着看帅旗将旗,别说,我都看见了”。

“陈军三军帅旗写着一个姜字,其余将旗写鲁,程,朱,司马,陈,吴”。

“这个鲁,肯定是鲁广达那个老匹夫,他出现在陈军中并不奇怪,奇怪的是他居然没挂帅,一点我想不通,其他的陈军帅将,臣都没听说过,都是些野鸡没名,草鸡没号的人”。

“虽然如此,我不惧南陈,但不惧不行,我合肥城里兵微将寡,虽然有五万人,但是陈军更多啊”!

“虽然陈军的元帅,其他将领都是些无名之辈,但一个鲁广达我就有点吃力了,臣虽然勇冠三军,但好汉架不住人多,双拳难敌四手,臣就是硬汉混身是铁,也撵不了几个钉”。

“所以陛下,看到这份奏折时,不要耽误了,赶紧发援兵救合肥吧”!

“臣韩擒虎犬马微贱,感激圣恩,日深依恋,但报效未能,惶悚弥切,身为封疆大吏,却没能为陛下守好国土,臣有罪,臣该死”。

“韩擒虎,某年某月”。

朝堂之上,百官都沉默了。

“众爱卿,为何一言不发”?

“父皇,合肥城太重要了,不容有失!晋王杨广出班说道”!

杨广,隋帝杨坚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。美姿仪,少聪慧。杨坚称帝后,杨广被封为晋王并任并州总管。

宇文化及跟着也站出来,宇文化及,宇文化及为人轻薄不遵守法律,被长安人称之为轻薄公子。

早年担任杨广属下千牛备身,为人贪婪,言语刻薄,经常出现欺凌大臣的行为。

曾多次因为贪污被免职,但宇文化及深受杨广宠爱,因此免职后不久又能官复原职。

“陛下,合肥它东挽江淮丘陵张八陵,西抱大别山余脉皖西山地,南濒长江,北枕淮河”。

“秦岭和淮河横贯东西,势分南北。秦岭余脉延伸至安徽,天柱山、白马尖、老嘉山、琅琊山自西向东组成标志性的江淮分水岭,其中位于合肥西的将军岭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”。

“东路经巢湖、过含山、至历阳、抵丹阳渡江,达吴县,这是去往江南的要道”。

“南陈偏居东南,不论自保还是扩张,交通无疑是左右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,合肥是南北交通的关键节点”。

“水路漕运事半功倍,相较于陆路交通,合肥的水路航运更具优势”。

“在大运河没有开通之前,东西走向的长江、黄河和淮河,缺少南北走向的河流沟通,导致三者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”。

“先秦时期,当地民众开凿江淮运河,沟通了南淝河和东淝河”。

“时至三国,曹操鉴于合肥战事频仍,发动民众重修运河,河道运力得到很大提升,这条运河又名曹操河”。

“与陆路相似,合肥水路交通同样四通八达。南方政权自濡须口,入巢湖,经江淮运河,过寿春,转涡水,直击中原腹地”。

“北方政权利用夏季高水位顺流南下,可饮马长江,西可进取江夏,东可威压建康”。

“凭借水路交通的优势,合肥城发挥着枢纽的作用”。

“众爱卿之言,朕岂能不知!想那三国孙权,想合肥都想疯了,孙吴当时有汉水、濡须水和中渎水等三条北上水路”。

“由于刘备占据着荆州一部,襄阳又掌握在曹魏手中,汉水不是理想的选择”。

“中渎水水位变动较大,不能保证常年通航。孙吴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