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歌花俱谢>历史军事>人皇陈十六> 第6章 发布求贤令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章 发布求贤令(1 / 2)

上次上朝,向自己皇帝老爹要权,被立为监国太子兼领天下兵马。

今天可是自己大权在握,独揽朝纲!

小新子,走,上朝,起驾金銮殿。

八宝金銮殿前,炉、鼎、龟、鹤,吐出缕缕香烟;金钟、玉磬,琤琤琮琮,清脆悦耳。

丹陛上下,撅起了黑鸦鸦一片屁股。

陈十六想在金銮宝座上坐定,可是心里一想,还是不能太过分,自己皇帝老爹只是不理朝政,不是死了。

于是叫小新子搬来一把普普通通的椅子,就摆在皇帝龙椅的下面,陈十六稳稳的坐了上去,皇弟陈胤侧坐一旁。

摆出一副威严的架式,中和韶乐止,宗室王公、文武百官挺身肃立。

銮仪卫十名校尉,在金銮殿殿庭院内鸣静鞭三响。

这个鞭子,长十多米,把儿长约三十公分,刻着龙头。

耍鞭子的校尉,训练有素,挥鞭自如,大有我持彩练当空舞的牛劲儿。

静鞭响过,奏丹陛大乐,宗室王公、百官摆。

乐止,宣表官至陈设贺表的宝案前奉表。两名太监跪在案前展表。宣表官扯开嗓门宣表。

之后,奏丹陛大乐,宗室王公、百官行三拜九叩礼,高呼太子殿下千岁,千岁,千千岁。

众爱卿平身,宗室王公百官原位肃立。

本殿下父皇自登基大宝以来,夜夜笙歌。

以至于从未能早起上朝,荒废朝政。如今本太子监国,必勤政爱民,上顺天意,下合民心。

陈十六给小新子使了一个眼色。

太子令:所有的大臣、官吏、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,授给上等奖赏。

能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,使我听到的人,授给下等奖赏。

太子令: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,今我欲为伯乐,向天下发布求贤令。

信威将军何在?求贤令何在?

臣在。求贤令在此。

请毛爱卿当众宣读。

周文王礼贤下士,三请姜太公。姜子牙出山后,帮助周文王、周武王一举开创了大周八百多年的江山。

秦穆公时期,非常重视人才,以百里奚、蹇叔、由余为谋臣,以孟明视、西乞术、白乙丙等人为良将,秦国国力强盛,成为春秋五霸之一。

秦穆公曾逐鹿中原,被晋所阻,转而向西扩张,灭西戎12国,称霸西戎。

而后秦孝公求贤若渴的诚恳态度,初步打开了秦吸引人才得局面,也钓到了卫鞅这条大鱼。

开创了秦变法图强、最终秦始皇一统六国。

齐桓公庭燎求贤的成功,说明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,要用辩证的眼光看人,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,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缺点就否定一个有大长处的人。

汉高祖刘邦,求贤若渴,广纳英才,重用了一批能干的将领和谋士,例如张良、韩信、萧何等,陈平,最终开创大汉江山四百余年。

魏武帝曹操身边大臣大将众多,却三发求贤令,求贤若渴,有本事不论出身皆可为官。

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,哪个不是得到贤德的能人和他一起治理国家的呢?

在他们得到人才的时候,往往不出里巷,难道是偶然的机遇吗?

是上边的人寻求发现的吗?这是特别需要访求贤才的时刻。

孟公绰做大贵族的家臣是好的,但却当不了滕、薛这样小国的行政长官。

假如非得是廉洁的人,才可以任用,那么齐桓公怎么能称霸于世呢!

当今天下有没有像姜太公穿粗衣怀有真才在渭水岸边钓鱼的呢?

又有没有像陈平那样被指斥为盗嫂受金而没有遇到魏无知推荐的呢?

诸位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埋没在下层的人才,只要是有才能的就举荐出来,使我能得到而任用他们。

今我陈国全境共有42州,109郡,438县。监国太子求贤令明示,祖先误国,今朝求变。不论何种人才皆可入陈。

恩……毛爱卿真是博学多才,学识渊博,才高八斗,学富五车。求贤令即可传檄天下!

臣遵旨!

太子令,改封皇弟始兴王陈胤为一字并肩王,统领龙骧军,即日起聚草屯粮于都城。

皇帝你要加强军队训练,随时随本太子亲征,兵锋所指之处,要做到军令严明,令行禁止,听我指挥,能打胜战。

臣弟得令。

哎……多少男儿志在沙场。皇弟武功虽高,还是要多用功学习,做到有勇有谋。

来人,拿兵器。

只见几名黄金甲御林卫士拿来一套银甲闪闪盔甲,抬上来一杆似白龙幻化的银枪。

此盔此甲此枪,长枪一动,白龙吟!赐于皇弟,彼以骁勇之姿,威震四方,为我大陈开疆拓土,立不世基业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